11月29日,小米在北京昆泰酒店召开小米IoT安全峰会,这场峰会的主题是“万物互联·共筑安全生态”。这是小米主办的第二届IoT安全峰会,从活动报名开始,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报名当天,就有将近1000位嘉宾和报名者参与,现场火爆程度远超想象。
本次安全峰会分为小米IoT安全峰会、小米开源技术峰会和小米生态云技术论坛三大板块。大会邀请了AI、IoT行业的应用者、开发者、安全专家、开源爱好者以及小米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和见证万物智慧互联新时代的带来。
峰会由小米集团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副总裁崔宝秋开场致辞,小米首席安全官陈洋、小米隐私律师朱玲凤、腾讯安全平台部总监胡珀、云丁科技首席架构师兼公寓子公司CTO叶云、NXP首席安全技术主管Dr. Markus Hinkelmann、小米IoT安全实验室负责人孟卓、美国东北大学研究员Dennis、360黑客研究院负责人兼360独角兽团队创始人杨卿等相继进行主题演讲,内容涵盖IoT、安全、隐私、AI、智能门锁以及安全威胁等主题。
整个安全峰会人头攒动,三个分论坛更是干货满满。比如在小米IoT安全峰会分论坛,小米首席安全官陈洋分享了《小米IoT安全思考与实践》,360黑客研究院负责人、360独角兽团队创始人杨卿带来了《大安全下的IoT安全威胁演变和应对》的分享。活动中,小米还为六位白帽子个人以及团队授予了“小米安全守护者”称号,足以见得小米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重视和敬畏。
在小米开源技术峰会分论坛上,小米为广大开发者分享了自己的开源计划。小米一直是开源的积极拥护者和推动者,拥抱开源已经是小米的工程文化。在使用、参与优秀开源软件的同时,小米也会积极地开源自主研发的有一定价值、能解决用户痛点、有足够通用性的软件。比如,小米自2013年起陆续开源了几个大数据领域的软件,如Minos、Chronos、Themis等。2015年5月,小米开源了企业级高可用可扩展的监控系统Open-Falcon 。本次开源大会,open-falcon最新版本更新至0.2.2,并向大家介绍新特性。目前拥有活跃社区成员超过5000多人,使用公司包括滴滴、国美云、美团、360等200多家公司。
小米生态云技术论坛主要是由来自小米生态链企业相关负责人带来技术分享。包括华米科技大数据总监、云米科技CTO、Yeelight数据负责人、iHealth架构师在内的诸多行业权威专家都带来了深度的演讲和分享,共同铸就了小米的开放云平台。
会议最后还进行了圆桌论坛,GeekPwn创始人王琦、腾讯玄武实验室负责人于旸、复旦大学教授兼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杨珉、移动安全联盟秘书长杨正军、阿里资深安全专家杭特、小米IoT平台部总经理范典等重磅嘉宾将会莅临现场,共同讨论《AIoT在未来面临的威胁》。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五年,小米集团投资或孵化了超过100家智能硬件公司,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类IoT平台,连接超过1.32亿台智能设备。在万物智慧互联领域的小米,在安全防护方面同样身先士卒。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在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创造和谐的互联网环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索非亚大学INSAIT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完成的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在数学定理证明中普遍存在的"迎合性"问题。研究团队构建了BrokenMath基准测试集,包含504道精心设计的错误数学命题,用于评估主流AI模型能否识别并纠正错误陈述。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实验室和真实使用测试显示,iPhone Air电池续航能够满足一整天的典型使用需求。在CNET进行的三小时视频流媒体压力测试中,iPhone Air仅消耗15%电量,表现与iPhone 15相当。在45分钟高强度使用测试中表现稍逊,但在实际日常使用场景下,用户反馈iPhone Air能够稳定支撑全天使用,有线充电速度也比较理想。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