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康力优蓝青少年人工智能体系课程发布会暨教育合伙人签约仪式,在位于北京亦庄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召开。至此,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并且成体系的AI教育课程宣告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
众所周知,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而我国人工智能人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严重匮乏的境况。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一套适合国情的青少年教育课程体系的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
康力优蓝携手华东师范大学,于两年前开始着手这一套课程体系的研发,由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 ECNU联系中心首席专家祝智庭教授担任编委专家组组长,先后有多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教育专家参与,以“五维融入式课程体系编制”为理念进行编撰,在今年7月正式完稿。这部课程囊括了二十类全向人工智能学习内容,覆盖语音识别、语义理解、人脸识别、定位导航、人体跟随、多模态人机交互等全部人工智能板块,内容深入浅出,结合大量应用场景案例,能够帮助青少年在人工智能学习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这套课程并不作为单独的教育产品进行销售,它是我们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康力优蓝教育产品总监周维对记者解释。早在今年5月,康力优蓝就发布了“优智机器人·AI创客实验室”这样一套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学校、教育机构一站式具备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学习内容及应用课程等各类设施完备的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也能帮助有志于从事AI教育的创业者实现一站式创业,把AI教育从空泛的概念一举变成可落地实操的现实。
在新品发布环节以后,康力优蓝创始人/CEO刘雪楠与网龙华渔等10家教育领域优秀企业的代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有业内专家对笔者表示,康力优蓝作为全AI教育的先行者,将提供完整的AI教育解决方案,包含软硬件及课程内容等,而网龙华渔等众多优秀的教育企业,则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把康力优蓝的产品影响力放大,这无疑对我国青少年AI教育是一个重大利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